發布時間:2019-07-07 10:08點擊:0
5月1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的“第八屆全國煤化工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與運用專題講座討論會”上,很多權威專家和杰出從業者緊緊圍繞著在我國煤化工污水處理關鍵技術及瓶頸問題開展討論。同時,專家們還重點解讀了今年4月底正式發布的“煤化工副產品氯化鈉”和“煤化工副產品硫酸鈉”兩個標準。就這種制造行業內的熱點話題,新奧集團主打產品北京市永新環境保護經理李延新和天津市黃浦鹽化子公司經理陳俠及其北極星環保網展平了探討。
在目前,煤化工污水零排放在實行全過程中還存有著什么磨練和艱難?我們如何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困難?
"只選擇合適的,不要選擇昂貴的。"
陳霞:在方案選擇上,大型治理企業有很多誤解。其中一個誤解是,治理企業在選擇方案時盲目追求“全方位”,盲目相信高科技技術適合自己的條件。另一個誤解是,治理企業將治理項目分成許多部分,每個部分都由不同的環境保護公司參與實施。不但參加的環保公司多,挑選的說白了“優秀技術性”也多。我覺得那樣不但提升了成本,也提升了實際操作成本費。我覺得,針對整治公司而言,廢水治理,應當是1個可以盡可能系統化的全過程。只有簡單,投資才能減少,成本才能降低。大家為什么會面面俱到?至少一點兒由于膽虛!盲目跟風追求完美海外進口的機器設備,覺得較貴的機器設備我還用了,它再不好就不是我的事情了。但實際上,整治的總體全過程的重要是加工工藝難題,機器設備是主次的。不否定有的機器設備有必須的創新性,但是做為蒸發結晶技術性,進口產品的創新性我覺得并不是顯著。國產壓縮機在世界上非常先進,可以排在前三位,價格是國外壓縮機的三分之一。然而,我們在選擇時仍然盲目跟隨進口設備,甚至選擇從國外淘汰的設備使用。這是我們遇到的相對常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