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5 19:52點擊:0
中新網11月19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自然氣候》雜志19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文章評論稱,除非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否則到2100年,人們將會遭遇3-6種高度復雜的氣候災害。
氣候原因引起的干旱、洪水、風災(包括臺風、強風和風暴潮),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沙塵暴、泥石流和農作物生物災害,都可以稱為氣候災害。氣候災害對人類的影響無疑是多方面的,但迄今為止,對它們的研究基本上是孤立的,側重于對單一災害的狹隘分析,這可能無法反映氣候變化對人類的真正和全面的同時影響。
為了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的廣泛威脅,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研究人員卡米洛·莫拉及其同事對3280篇論文進行了系統審查,對氣候變暖、洪水、干旱、熱浪和火災等10種氣候災害進行了分析,對災害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類,并對人類系統進行了分析。盡管研究小組發現了一些具有積極或中性影響的例子,但對人類系統的大多數影響都是有害的。
其次,研究人員在各種排放情景下,模擬了全球氣候災害暴露的預測變化,評價了本世紀末人類遭遇氣候災害的程度。他們發現,如果不能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人類一次就有可能遭受至少一種災害。繼續排放的話,人類一次至少有3種可能面臨氣候災害,一部分沿海地區有可能達到6種。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這項分析中,未來可能同時發生的氣候災害的數量凸顯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緊迫性,并意味著人類必須采取多樣化的方法來適應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