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5 19:43點擊:0
新華社波蘭卡托維茨于12月9日,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波蘭卡托比茨舉行。我國生態環保部科長李干杰此前接納新華社記者訪談時用:“總體來看,多方廣泛表述了如期完成《巴黎協定》實施辦法交涉的相互希望,中方期待多方堅定信心、相向而行、共同奮斗,促進卡托維茲交流會獲得成功?!?/P>
李干杰做為中方意味著報名參加了此次交流會的領導人員高峰會。在此期間,他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埃斯皮諾薩,并對成功舉辦卡托維茨大會達成重要共識。他還同卡托維茨大會主席國波蘭、“七十七國集團加中國”議長國埃及、法國、菲律賓等國部長進行了緊密協商。
他說,中國一直是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的維護者,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推動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習近平主席親自參與推動,達成和加快里程碑意義上的《巴黎協定》。
據李干杰詳細介紹,卡托維茲交流會是全球氣候整治系統進程的1個關鍵連接點,事關提振國際性社會發展解決氣候自信心、營造全球氣候整治的將來。中方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落實習近平主席應對氣候變化的指示,與各方一道積極推進本屆會議的成功。
全球變暖給人類的生存和各國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是緊迫的現實威脅。中國政府從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增進本國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始終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
2019年,依照中央政府一致布署,解決氣候職責劃轉至生態環保部。李干杰說,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將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作為制約性指標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
2015年,中國到2030年為止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后達到頂峰,努力盡快達到頂峰。
生態環境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迄今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中國國內總產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了約46%, 2020年國內總生產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40%減少到45%超過目標的煤炭消費比例從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上升到13.8%。
李干杰說,中國已成為第一大利用清潔能源的大國,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設備的規模和核能發電在建設規模上居世界第一位,清潔能源投資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位,累計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居世界第一位,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碳排放。 實現“十三五”碳強度的制約目標,為實現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氣候變化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也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促進低碳環保發展趨勢的功效。李干杰說,中國在開展地方碳交易試驗取得積極效果的基礎上,于2017年12月正式啟動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盀榧铀俅龠M全國性碳銷售市場基本建設,人們于2019年9月機構舉辦了發電量制造行業參加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銷售市場動員會布署會,搞好在發電量制造行業新一輪起動運作全國性碳銷售市場的提前準備工作中?!?/P>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積極承擔符合自身國情、發展階段和實力的國際義務的同時,通過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積極提供盡可能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據李干杰介紹,2011年以來,中國利用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專項財政資金,通過贈送應對氣候變化物資和設備、組織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研修班、開展減緩和適應項目等方式,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國家和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委發布了《促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指導方針》,為綠色一帶一路的建設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
李干杰說:“將來,人們將進一步推動氣候南南合作和‘一路一帶’綠色發展理念,為解決全球氣候變化、搭建人們共同命運做出更大奉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