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30 09:27點擊:140
我想近段時間目前是有出相關的一些政策,規范回收拆解制度,越來越多的企業具備相關資質。但是,也應該注意到,中國回收拆解業的發展還不成熟,運營效率有待提高。例如,我國約有10億部未使用的手機,但回收率不到2%。
還有在我們的另一方面,回收渠道要是不完善的話,那么那些小販就會沿街行走來個體回收,安全便捷的處置渠道還不夠。仔細研究,勞動力和環境保護成本上升、利潤低下等因素導致正規回收拆解企業面臨沉重的經營壓力,這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在報廢高峰期到來的今天,迫切需要“化腐朽為神奇”,完善廢舊產品回收拆解體系。其中,生產者延伸責任制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歐洲國家明確要求生產商在產品生命周期中承擔環境責任,并完成一系列工作,如廢品回收和處置。產品進入市場前必須提交注冊信息,報告產品在德國的月銷售額和年度回收。
不過令人很高興的是,垃圾其實也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出臺相關計劃,支持生產企業參與回收拆解,提高回收效率。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這個沉睡的電子“地雷”將會盡快被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