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5 17:27點擊:0
記者日前從山東省財政廳了解到,在征收環保稅的第一年,全省共有11700名納稅人申報環保稅29.45億元,減免稅收10.37億元,共入庫19.08億元,與2017年排污費相比總體穩定,實現了排污費向稅收的平穩過渡。
《中華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宣布實施。在實施的第一年,山東省對四大類污染物中的117個主要污染因子征稅,包括空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環境保護稅正式取代了30多年的排污費,在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年來,環境保護稅作為首次體現“綠色稅制”的綜合稅,出現了“多列多征、少列少征、不排少征”的積極激勵作用。倒逼全國各地政府部門、公司增加淘汰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節能減排幅度,為推動河南省綠色發展理念出示了全新升級驅動力。
例如,棗莊市組織將市中區10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拆除,更換為天然氣鍋爐。對印染企業的污水進行預處理后,再進入污水處理廠,減少各種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對該省142個主要污染者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大多數污染者在“改收費為稅”后增加了對環境保護的投資。菏澤鐵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投資4.4億元,建設一種新型CDQ余熱發電裝置,與液化天然氣項目配套回收利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每年可減少污染物粉塵排放量290噸。